跳转到正文内容
不支持Flash

加藤嘉一讲述地震惊魂一刻:想问候亲友手机不通

http://www.sina.com.cn  2011年03月19日04:16  现代快报
加藤嘉一 加藤嘉一

  专栏作家、知名媒体人,精通汉语和英语。目前为北京大学朝鲜半岛研究中心研究员。

  他3月10日下午从北京飞回日本,第二天就遭遇9级大地震。昨天下午,26岁的日本青年加藤嘉一如约来到南京,参与江苏教育电视台《成长》节目的专访。“有人称我是日本的‘卖国贼’,因为有人会认为日本人此时逃离应被视为卖国,”但加藤嘉一还是想与更多的人进行探讨,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做些贡献,所以他选择按原计划回到中国。

  昨天,加藤嘉一向快报记者描述了当时的场景:3月11日下午,加藤嘉一正在东京都中心的赤坂一家22层开放式的咖啡厅会议室开会,突然房子晃了起来,“当时就是这样摇来晃去。”加藤在记者面前演示了当时自己的状态,整个人不受控制,左右甩来甩去。咖啡厅里的手推餐车向他冲过来,撞到腰部,眼看着上面的大灯也掉下来了,差点砸到他的头部,幸亏避开了,否则没命了。他的腰很痛,眼看余震不断,他蹲到一张桌子下,用本子护住头。

  等他拿出手机,希望问候一下亲友们,但发现手机已经不通了。爬下22层,他戴着安全帽准备走回住地。一路上,地铁全停了,火车也停了。道路都被封了。周围全是戴着安全帽的上班族,排成一队,像蚂蚁一样,有序地走路回家。走了5公里,他到达目的地吃饭。晚上10点多到第二天凌晨3点多,他走了20公里,才回到住的酒店,再从消防通道楼梯爬上22层的房间。

  [对话]

  问: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回到中国?

  答:我之前就订好了3月15日回中国的机票,所以非常便宜,而不是临时的决定。不过,即便如此,我也犹豫了两天。想过去灾区做志愿者,但我的专长不在于此,不是专业人士,去了还要占用宝贵的水资源。回到中国,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,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次地震,一同思考地震带来的种种问题。

  问:日本国民怎么看待核问题?

  答:日本国民在核面前是最矛盾的民族,是唯一的核受害国,但又有依赖。日本现有54座核电站,原计划是到2030年再增加14座。现在日本国内电力供应的近1/3来自核电。核武器是日本人心中永远的痛。但是,对于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日本而言,开发核电又是别无选择的。而未来要思考的是和平利用核能源。

  问:在灾难面前,日本人仍然冷静、稳定,原因是什么?

  答:日本人从小受到大量的防灾训练,所以遇事不太惊慌。而很多中国媒体也讨论到的日本人排队,其实,日本人从小排队是教育的结果,可以说,这是一种互惠互让,目的也是为了自保。

  中国人在经历汶川大地震时,面对危机共同悲伤,停止娱乐,报纸版面也变成了黑白。这都是民族的特点,没有哪个比哪个更好,但应对灾难的经验,可以相互学习。快报记者 黄艳

> 相关专题:

留言板电话:010-82612286

相关链接的新闻

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┊Copyright © 1996-2011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
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